抢订单、拓市场、觅商机 新老朋友“表白”广交会

我院参赛项目《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及预警系统》在李为民教授、郭际香副教授等指导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胸部CT影像进行肺叶分割、特征提取、目标检测与分类、综合分析等,对肺结节、肺癌、肺炎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实现精准识别和辅助诊断,特别是对大量疑似新冠肺炎病例进行快速筛查、辅助诊断和住院临床分级预警,实现对COVID-19病人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作业治疗师之间的国际合作。我校于1997年开设康复专业招生,2008年康复治疗学分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假肢矫形三个专业招生。

抢订单、拓市场、觅商机 新老朋友“表白”广交会

我校作业治疗课程复审认证的通过不仅是我国作业治疗最高学术组织对我校作业治疗专业建设的肯定,更是世界作业治疗师联盟的认可,这一结果也体现了在作业治疗专业建设和复审认证过程中给予我们帮助的专家、领导和同仁,对我校作业治疗专业的青睐和厚爱。香港地区:香港理工大学。至此我校作业治疗专业本科学位继续被国际认可,我校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具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执业和继续深造的资格。内地:首都医科大学、昆明医学院、四川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南京医学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作业治疗专业于2014年获得初次认证后,通过不断完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与初次评估时已有长足进步。

本次复审认证是中国康复医学会作业治疗专委会加入WFOT后首次独立认证,认证是在WFOT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我国作业治疗发展特点进一步完善了评估指标。WFOT对于我校作业治疗教学课程的认证,意味着我校的作业治疗本科教学课程符合国际的作业治疗师教育标准(WFOT.2016.)水平测试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2部分举行。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的前身为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实证研究,2020年起更名为水平测试,为服务性签约考试,旨在落实国务院医教协同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巩固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研究成果,科学测评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学生学业水平,及时反馈医学教育教学过程,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技能考试采用客观化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每轮考试由6个考站组成,分别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临床基本操作能力。今年全国有超过100所医学院校参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和直辖市。理论考试由教务部牵头组织,采用机考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考试内容涵盖基础医学、医学人文、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四个方面。

技能考试由临床技能中心牵头,协调学生工作部、信息中心、保卫部、急诊科、基建运行部等多部门联动,在5月8日-9日周末2天共组织考官104人次,考务人员45人次,标准化病人40人次、学生志愿者94人次、急诊医疗保障和安保人员约10余人服务本次水平测试。5月7日-9日,我院顺利完成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和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发起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共组织2017级临床医学五年制、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310人参加考试

抢订单、拓市场、觅商机 新老朋友“表白”广交会

5月8日-9日,由中国罕见病联盟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华西国际罕见病论坛(HIFRD)在成都召开。大会共邀请20位来自美国、瑞典、德国、葡萄牙、瑞士、日本、英国外籍知名专家、145位国内顶尖学者围绕罕见病的临床诊治进展、研究技术平台、研究转化体系、生物大数据平台等前沿领域进行发言和交流。作为四川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牵头医院和罕见病学专委会的主委单位,我院将继续在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中国罕见病联盟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提高四川省罕见病诊疗能力,在罕见病领域开拓创新,建立畅通完善的协作机制。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Rikard Holmdahl院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Daniel Kastner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杨焕明院士等多位专家进行了精彩专题报告。

本论坛采用互联网+模式,运用5G技术,线上、线下融合,跨越了交流的地域障碍,搭建了聚焦前沿、交流经验、凝聚智慧的高层次平台,为推动罕见病的诊疗技术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及我省罕见病诊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院程南生副院长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开幕式。开幕式上,宋世贵副主任、李林康执行理事长、张抒扬院长、我院张伟书记分别为本次论坛致辞,总结了现阶段国内罕见病的诊疗情况、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机遇。主会场论坛以罕见病世界观为主旨,分会场涉及风湿、神经、心脏、血液、皮肤、肾脏、口腔、儿童、遗传代谢及多组学大数据、耳鼻喉、眼科、内分泌、呼吸、妇产、遗传咨询、消化、感染、泌尿共18个专业。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宋世贵副主任、中国罕见病联盟李林康执行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院长、我院张伟书记以及国内外知名罕见病专家、代表和患者共计50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本届论坛以关注、协同、创新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

抢订单、拓市场、觅商机 新老朋友“表白”广交会

5月8日-9日,由中国罕见病联盟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第一届华西国际罕见病论坛(HIFRD)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宋世贵副主任、中国罕见病联盟李林康执行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张抒扬院长、我院张伟书记以及国内外知名罕见病专家、代表和患者共计50000余人线上线下参会。

开幕式上,宋世贵副主任、李林康执行理事长、张抒扬院长、我院张伟书记分别为本次论坛致辞,总结了现阶段国内罕见病的诊疗情况、面临的困境,同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机遇。大会共邀请20位来自美国、瑞典、德国、葡萄牙、瑞士、日本、英国外籍知名专家、145位国内顶尖学者围绕罕见病的临床诊治进展、研究技术平台、研究转化体系、生物大数据平台等前沿领域进行发言和交流。作为四川省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牵头医院和罕见病学专委会的主委单位,我院将继续在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中国罕见病联盟的领导下,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努力提高四川省罕见病诊疗能力,在罕见病领域开拓创新,建立畅通完善的协作机制。主会场论坛以罕见病世界观为主旨,分会场涉及风湿、神经、心脏、血液、皮肤、肾脏、口腔、儿童、遗传代谢及多组学大数据、耳鼻喉、眼科、内分泌、呼吸、妇产、遗传咨询、消化、感染、泌尿共18个专业。我院程南生副院长作为大会执行主席主持开幕式。本论坛采用互联网+模式,运用5G技术,线上、线下融合,跨越了交流的地域障碍,搭建了聚焦前沿、交流经验、凝聚智慧的高层次平台,为推动罕见病的诊疗技术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科研成果转化,及我省罕见病诊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本届论坛以关注、协同、创新为主题,共设1个主会场和9个分会场。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Rikard Holmdahl院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Daniel Kastner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张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杨焕明院士等多位专家进行了精彩专题报告

四川省医师协会周军海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现任主委、浙江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长郭清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终身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白书忠教授先后致辞。5月7日-9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医师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华西医院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四川省医师协会2021年健康管理医师分会会议在成都召开。

开幕式上,我院邱皓副院长致欢迎辞。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前往华西医院武侯健康体检中心参观交流,了解了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情况,现场观摩了磁控胶囊胃镜的操作流程演示,并就相关流程进行了提问交流。

当日下午,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的平行论坛2021(第三届)肺癌防治高峰论坛也顺利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模式举行,现场报到注册参会代表人数500余人,在线直播听课人数累计12.9万人次,在线同步观看人数2000余人。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万青教授等呼吸领域专家学者国内肺癌防治专家就肺癌筛查及全程管理模式、肺癌防治优质健康管理服务包路径及模式探讨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与探讨。论坛中,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现任主委郭清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王虹教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预测干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廖嘉渝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康管理专家学者就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健康管理路径及经验分享、健康管理新技术、预测干预医学研究等方面议题开展了学术讲座汇报。

会上,启动了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相关机构共同发起的《肺癌防治优质健康管理服务包》研制公益项目,并成立编写专家委员会开幕式上,我院邱皓副院长致欢迎辞。

会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及行业同仁前往华西医院武侯健康体检中心参观交流,了解了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发展历程和情况,现场观摩了磁控胶囊胃镜的操作流程演示,并就相关流程进行了提问交流。上海呼吸病研究所所长白春学教授、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万青教授等呼吸领域专家学者国内肺癌防治专家就肺癌筛查及全程管理模式、肺癌防治优质健康管理服务包路径及模式探讨进行了深入学术交流与探讨。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线上模式举行,现场报到注册参会代表人数500余人,在线直播听课人数累计12.9万人次,在线同步观看人数2000余人。5月7日-9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医师协会举办的第三届华西医院健康管理高峰论坛暨四川省医师协会2021年健康管理医师分会会议在成都召开。

会上,启动了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和人民卫生出版社等相关机构共同发起的《肺癌防治优质健康管理服务包》研制公益项目,并成立编写专家委员会。当日下午,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共同主办的平行论坛2021(第三届)肺癌防治高峰论坛也顺利召开。四川省医师协会周军海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现任主委、浙江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研究所所长郭清教授,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终身荣誉主任委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终身荣誉理事长白书忠教授先后致辞。论坛中,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现任主委郭清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原院长、党委书记王虹教授,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生物工程系终身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华西-预测干预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廖嘉渝教授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健康管理专家学者就健康服务业发展、健康管理学科建设、健康管理路径及经验分享、健康管理新技术、预测干预医学研究等方面议题开展了学术讲座汇报

日常医疗救治中的兢兢业业,临床教学工作中的认真负责,以及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冲锋在前,都是重症团员青年们一贯的优良作风。十八大以来,我院各级团组织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听党号令、跟党奋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医院事业发展中积极贡献青年力量,在决战脱贫攻坚、投身疫情防控、助力高质量发展、推动科研创新等火热实践中,青年们也敢于迎难而上,挥洒青春汗水,创造崭新业绩,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号召后,青年团员们纷纷结束休假,返院待命,主动请战加入一线救援工作,提交请战书200余封。在带领团员青年们积极投身医院事业发展建设的同时,重症医学科团支部还围绕青年们的需求,秉承以人为本、服务青年、奉献社会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院团委和科室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面向团员、重在实效的特色活动,努力促进支部团青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有效吸引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得到青年们高度认可的同时,也为科室建设贡献了青年力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我院重症医学科团支部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这也是我院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该称号。2021年五四青年节,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370个基层团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以表彰其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要实践和重大斗争中的做出的努力。

宿州市
上一篇:10月份钢铁PMI为44.3% 市场供需偏弱运行
下一篇:武汉律师与荆州叉车司机同室捐髓 “生命的种子”分赴华东、华南